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贺兰山网评 -> 原创网评
#胜利印记耀山河
【地评线】贺兰山网评:一堂坚持三十年的思政课见证“信仰接力”
2025-04-07 14:12:07   
2025-04-07 14:12:07    来源:宁夏新闻网

  “累吗?”“累。”

  “行吗?”“行!”

  3200余名师生踏碎春寒,在108里山路间丈量着信仰的温度。这场始于1995年的清明跋涉,用30年光阴在黄土高原上刻下3万余人次的足迹,将红色基因化作奔涌的血脉,让思政教育在脚步丈量间完成从知识到信仰的惊人飞跃。

 

  历史与青春的碰撞,恰是信仰最生动的见证。“当一个十多岁的孩子,能感受到一样东西比自己身体重要的时候,她就有信仰了。”弘文中学党支部书记任皓向我们讲述2021年徒步途中的一幕:雨雪交加的山路上,一名女生反复摔倒,却始终紧握右拳保护小白花,直到将其郑重放在烈士墓碑上。这份稚嫩而执着的守护,恰是信仰最生动的注解。

  当固原二中学生韩喆阳在无名烈士墓前驻足哽咽:“看到很多烈士墓碑上没有名字,我心里不是滋味”;当两名少年擦拭着同龄烈士墓碑时哽咽——“我擦拭的那个墓碑,烈士竟然跟我同龄”,历史与现实在墓碑前轰然相撞。正如网友@老陈在“固原发布”微信公众号留言所言:“红旗飘扬的队伍里,每个搀扶的身影都是活着的纪念碑。”

  从肉体磨砺到价值觉醒彰显精神拔节提升。心中有信仰,脚下有力量。“活动的初衷就是让孩子们不怕吃苦,更有担当。”固原二中原校长韩宏道出朴素的教育理念。30年来,这趟征途不断验证着实践的力量:返程途中倔强拒绝医疗车的少年,双膝风湿仍蹒跚同行的邮递员老陈,用身体疼痛丈量着精神的韧性。

  共青团固原市委副书记杨洁的经历更具象征意义——2002年作为学生参加徒步的她,如今正将这份坚韧传递给新一代青年。“当年磨破的脚踝教会我的,远比课本更深刻。”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。教育者欣喜地发现,当孩子们自发捡拾沿途垃圾,当外地学生主动加入队伍,这场跋涉已超越单纯的教育设计,升华为群体性的精神力量。

  从仪式到基因的嬗变传承着历史文明密码。固原二中党委书记何成江曾撰文指出:“108里路的价值,在于完成了思政教育从‘知识传授’到‘价值内化’的质变。”统计数据也佐证着这种蜕变:30年间,该市参军入伍青年比例大幅提升,基层党员中曾有徒步经历者占比超40%。

  当银川、吴忠的少年清晨驱车百里汇入队伍,当企业职工请假加入徒步行列,这场始于校园的仪式已演变为全民共修的精神图腾。正如网友在#108里信仰之路#话题下的热议:“这不是简单的春游,而是一个民族对精神力量的朝圣。”

 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新一代跋涉者的践行仍在续写这堂没有终点的思政课。108里路,丈量的是地理距离,构筑的却是精神海拔。在这里,我们见证着最本真的教育真理:真正的信仰,从不在云端,而在泥泞路上紧握的小白花中,在少年抚摸无名墓碑的指尖温度里。对此,一位家长深有感触地说,新时代上好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就要真正“行走起来”。让思政课走出教室、走进历史、走进实践,让学生们在知行合一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、丰润青年心灵,成长成才。(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  刘纯银)

【编辑】:赵虎
【责任编辑】:赵虎